眼下这光景,与其说是“市场调整”,不如说是一场带着强烈政治色彩的“金融海啸”正在酝酿。什么“年初下跌13%”、“熊市区域”,这些冷冰冰的数字背后,藏着的是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极度不信任,以及对特朗普政府政策的深度恐惧。 标普500指数重挫,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暴跌,纳斯达克直接跌入熊市,这不仅仅是技术性的回调,而是市场用脚投票,是对未来走向的悲观预期。华尔街那帮西装革履的精英们,精明得很,一嗅到不对劲的味道,跑得比谁都快。
再看看债券市场,十年期美债收益率的攀升,仿佛是死神镰刀挥舞的声音。收益率上升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投资者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,对美国政府偿债能力的信心正在动摇。三十年期收益率的跳涨更是刺眼,长期投资者正在用行动表明,他们对美国经济的未来感到绝望。
汇市的惨状更是直接。美元指数的下跌,如同泰坦尼克号的沉没,一点一点地下滑。欧元和日元的升值,不仅仅是避险资金的涌入,更是对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的挑战。这不仅仅是汇率的波动,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,美国正在失去阵地。
特朗普想炒掉鲍威尔,这事儿听起来就像个笑话,但细思极恐。 美联储的独立性,那可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石,是防止政府滥发货币、操纵经济的最后一道防线。 法律学者说特朗普没那么容易解雇鲍威尔,这话不假,但政治这玩意儿,从来就不是靠法律条文说了算的。 特朗普要是铁了心要搞你,总能找到办法,更何况,他手底下那帮人,哪个不是精通权术的老油条? 鲍威尔自己也说了,就算特朗普要求,他也不会辞职。 这话听着硬气,但说白了,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。 真到了那个时候,谁又能保证他不会迫于压力,选择“体面地离开”? 华盛顿那地方,最不缺的就是政治交易和幕后黑手。
想起当年格林斯潘执掌美联储时,为了迎合小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,硬是把利率压到了历史低位,结果呢? 吹起了房地产泡沫,最终酿成了2008年的金融海啸。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,如今特朗普又想故技重施,逼迫美联储降息,这简直就是把美国经济往火坑里推。 鲍威尔要是稍微有点骨气,就应该顶住压力,坚决不降息。 可惜的是,在政治的漩涡里,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保持独立和清醒? 美联储的独立性,说白了,就是一层窗户纸,一捅就破。
华尔街那帮分析师,平时一个个装得人五人六的,一到关键时刻,跑得比兔子还快。花旗跳出来说要下调美股评级,说是什么“美国例外论”出现裂痕,这话说得倒是挺委婉的。 实际上呢? 就是承认美国经济不行了呗! 什么“贸易战削弱增长”、“盈利前景黯淡”,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。 特朗普那套“美国优先”的政策,看似霸气,实则损人不利己。 关税大棒一挥,把全球供应链搅得天翻地覆,最终受害的还是美国自己。 现在好了,股市要崩,美元要完,这下特朗普高兴了吧?
期权市场那帮交易员,嗅觉比狗还灵敏。 他们对美元的看空情绪,已经达到了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最高水平。 这意味着什么? 意味着他们认为美元在未来一年内,大概率会持续下跌。 别跟我说这只是“对冲风险”,期权交易员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,没有足够的把握,谁会花大价钱去买看跌期权? 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,这可是真金白银的赌注,赌的是美国经济的未来。
黄金涨到历史新高,这事儿不新鲜,乱世买黄金嘛,老祖宗早就说过了。但有意思的是,比特币也跟着蹭蹭上涨。 以前总觉得比特币是投机者的游戏,是“郁金香泡沫”的现代翻版。 但现在看来,这玩意儿还真有点“数字黄金”的味道了。 在美元摇摇欲坠的时候,人们开始寻找新的避险资产,而比特币,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。 兴业银行那个前宏观战略总监 Lawrence McDonald 跑出来说,现在是抛售黄金、买入比特币的时候了。 这话听着有点耸人听闻,但仔细想想,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。 比特币的稀缺性、去中心化,在某种程度上,确实能够对抗通货膨胀和政府干预。 当然,这玩意儿的波动性还是太大了,风险也摆在那里。 但不可否认的是,比特币正在逐渐被主流投资者所接受,它正在成为一种新的“价值储存”手段。 这对美元来说,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。 法币的信用,说到底,还是建立在政府的信誉之上。 当政府的信誉破产的时候,人们自然会寻找替代品。 比特币的出现,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创新,更是一种对传统金融体系的挑战。 它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法币的脆弱和危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