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润啤酒交出的2024年成绩单,着实让人捏一把汗。营收净利双双下滑,这可是五年来的头一遭。市场不是傻子,立刻就对它所谓的高端化战略以及野心勃勃的白酒业务,产生了深深的质疑。
啤酒这块“压舱石”依旧贡献了华润啤酒九成以上的收入,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——卖不动了!销量同比下滑,哪怕高端啤酒卖得再好,也遮掩不了整体的颓势。
别跟我说什么喜力增长了近20%,老雪、红爵翻倍,新品“醴”更是激增,这些都是“看上去很美”的数据。真正的关键在于,即便高端啤酒的销量有所增长,却仍然无法抵消整体市场的萎缩。这意味着华润啤酒的高端化策略,并没有真正激活整个啤酒业务的增长潜力。
更扎心的是,2024年可是体育大年,欧洲杯、奥运会轮番上阵,按理说应该是啤酒行业的狂欢才对。可华润啤酒呢?愣是没抓住这个机会,销量依旧下滑。这说明啥?要么是产品不行,消费者不买账;要么是渠道不行,啤酒送不到消费者手里。总之,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,华润啤酒自己心里要有数。
自从2021年开始,华润啤酒就一头扎进了白酒市场,又是收购山东景芝,又是入主金沙酒业和金种子酒,试图打造“啤酒+白酒”的双轮驱动模式。想法是好的,但现实是残酷的——三年过去了,白酒业务的贡献可以用“微乎其微”来形容。
区区5.56%的营收占比,4%的同比增长,这根本不能算是什么第二增长曲线,反而像是个“烧钱”的无底洞。尤其是金沙酒业,作为华润啤酒的白酒核心资产,业绩表现更是让人大跌眼镜。核心单品“摘要”销量是上去了,但价格却乱了套,电商平台上四五百就能买到指导价1199的酒,这不就是典型的价格倒挂吗?品牌价值都快被自己玩没了!
更别提金种子酒了,简直就是个“坑”。一年亏损两三个亿,连续亏损四年,管理层也是走马观花似的换,根本看不出有什么起色。华润啤酒这几年在白酒业务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,但结果呢?竹篮打水一场空!
除了营收和利润下滑之外,华润啤酒还面临着短期偿债压力上升和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。流动比率下降,说明公司的资金链可能有些紧张;固定资产增加,说明公司还在持续投入,扩大产能。但问题是,在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下,这些新增产能真的能够带来正向收益吗?
进口大麦价格上涨,更是让华润啤酒的毛利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。虽然公司通过锁价采购对冲了一部分风险,但如果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,未来的日子恐怕会更加难熬。
总而言之,华润啤酒现在是内忧外患,增长乏力。高端化战略受阻,白酒业务进展缓慢,偿债压力上升,成本控制困难…… 这一系列的问题,都指向一个核心——华润啤酒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,找到真正能够驱动增长的引擎。不然,未来的路只会越走越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