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政府对外国投资的态度复杂,既欢迎又设限。一方面,他曾公开鼓励沙特增加对美投资;另一方面,他直接干预并阻止了新日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交易,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,也引发了对美国外资审查政策走向的广泛讨论。
新任财长贝森特的任命,或将为美国投资审查带来更多可预测性。富而德律师事务所专家杜宁指出,美国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的人事任命往往预示着外资审查政策走向。贝森特的传统金融背景,可能使国家安全的定义更加聚焦,审查流程也更为高效。
虽然CFIUS本身没有否决权,但总统可以根据CFIUS的建议阻止交易。拜登政府否决新日铁收购案,削弱了CFIUS的可信度和实用性。但杜宁认为,特朗普政府时期,CFIUS的作用反而可能进一步增强,这与特朗普第一任期通过的《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》(FIRRMA)以及拜登政府延续相关做法有关。
然而,CFIUS角色的加强也可能加剧其政治化倾向。特朗普首任期内,交易信息经常被异常公开,内部人士有时会刻意泄密以制造政治压力。特朗普的个人风格可能会加剧审查流程的政治化,这将增加企业投资的风险。
面对日益严格的投资审查,企业需要采取更全面的策略应对。首先,企业需超越传统的国家安全视角,关注其在美国产业竞争力中的战略地位;其次,需要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;此外,重大并购案更需注重政府关系和舆论管理;最后,企业应主动识别风险并提出解决方案。
中国企业也在调整投资方向,以应对欧美国家日益严格的外国投资审查。东南亚和中东国家相对宽松的投资环境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机会,但也面临监管环境、政策不确定性等挑战。中国企业需在保持灵活性的同时,持续评估不同区域的投资机会,规避监管风险。